【以评促建】四维聚力:构建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湖南女子学院深化双创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
日期:2025-10-23 00:00:00  发布人:admin_cxcy  浏览量:4

我校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荣获国赛银奖、铜奖各1项,

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校举办”汇聚她力量 共创她未来“创新创业活动

学校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启动仪式

学校举办“我创业 我精彩”巾帼创业报告会

本网讯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 张玉香在国家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湖南女子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刻把握教育部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将深化双创教育改革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

面对生源结构变化与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立足办学传统与女性教育特色,主动应对男女兼招新格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顶层设计与机制创新,学校明确以“价值引领、专创融合、产教协同、平台赋能”四个维度为驱动(即“四维聚力”),积极探索更具包容性、特色化和实效性的双创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高质量就业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一)强化价值引领,筑牢双创教育根基

“大思政”领航双创教育。学校紧跟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依托湖湘女杰教育基地,将红色基因与女性文化融入双创教育全过程,不断强化学生“创新成才、创业报国”意识,积极赋能“她创业”。学校成立了全国高校首个“红培党建讲解团”并入驻学校双创基地;学生双创团队系统挖掘百位红色湘女事迹、走访位湖湘巾帼创业先锋常态化开展红色主题文创活动,如红色歌曲宣思政、“红色记忆”剪纸、红色诗词品鉴、“绘党史、抒党情、颂党恩”百幅书画设计比赛等,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育人氛围

健全双创教育工作机制。学校成立双创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专班,设置了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完善双创工作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将双创教育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涵盖项目管理创业扶持、成果转化、双创实践学分认定、双创奖学金评选、创业导师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体系为双创工作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二)深化专创融合,构建以赛促创模式

构建“全链条”专创融合模式。学校贯彻“三全”育人理念,从学生个体需求出发,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大学四年。前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双创必修学分;中段推进校企合作课程、实验班教学与项目实训;后段依托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孵化和成果转化支持,实现“学中创、创中学”全流程覆盖。推动各专业将创新创业融入课程体系,《企业项目实训》获评省级双创教育精品课程;编写《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3部双创类校本教材;双创类教学成果荣获首届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教学成果特等奖学校双创工作成效《中国教育报》、湖南省教育厅等平台报道。

强化以赛促创成效。创新大赛”“挑战杯”等高水平赛事为牵引,构建系统化的赛训机制,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三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年均参赛项目超2000项,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获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中国妇女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报道。在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励41项。

(三)推进产教协同,拓宽实践育人路径

搭建协同育人平台。聚焦“产业+”导向,以企业入校、校企共促推动项目进阶、催动成果孵化。与华为等企业深度合作,累计共建校企合作课程近70门;与长沙人才集团合作共建湖南省首所“巾帼学院”,精准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共建马栏山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基地、直播实训基地等项目,创业项目跨境直播推介湖南特产获《光明日报》报道。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契机,推进学校开办创新创业实验班和各类微专业,携手华为等公司开办“开慧”“健豪”等4个创新创业实验班和7个聚焦双创实践能力提升的微专业。

打造多元化导师队伍。动态扩充以产业导师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外导师库,深度参与课程教学、项目指导与成果评价,目前校内外导师80余名。常态化开展“企业家进校园”“优秀创业校友分享”、文创集市等活动等专题活动,搭建项目与企业之间对接平台。

(四)强化平台赋能,提升项目孵化效能

提质升级双创基地。基地集创业孵化、教学实践、技能培训等功能,以“导师+团队+项目”为培育模式,对入驻项目给予政策倾斜与资源扶持。近四年,累计入驻项目106个,注册企业20余家,基地获评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连续四年获长沙市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并获扶持。学校共计11个双创教育中心和10个校企合作双创教育基地获得省级认定。

创业项目取得新成效。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创业项目特色鲜明,涌现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勉励的25届毕业生文峰;带动就业千余人,被省委沈晓明书记点名表扬的21届毕业生黄文静;探索“整理收纳师”新职业,走上《焦点访谈》,成为“创业开放麦”首期嘉宾的21届毕业生肖思嘉等一批先进典型。师生深入民族地区传承江永女书、长沙弹词、侗族织锦、常德擂茶等民间非物质文化,被《光明日报》专题报道。在中非妇女论坛中,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经验受到了中外嘉宾的肯定。

责任审核人:胡学群 邹远志 林彬晖tsxxywhxq202510221102

核发:0 点击数:4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